对邯郸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156号建议的答复
是否同意公开:是
办理结果:A
邯环承〔2025〕25号
邯郸市生态环境局
对邯郸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
第六次会议第156号建议的答复
刘向华代表:
您提出的“关于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分片推进农村雨污管网建设的建议”收悉,现答复如下:
近年来,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,坚持分类施策,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同农村厕所改造的衔接,优先采取资源化利用的治理模式,大力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。
一、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
治理过程中,我市坚持因地制宜,分类施策。优先采取资源化利用的治理模式;对距离城镇较近且具备条件的村庄,可采取纳入城镇污水管网/厂的治理模式;人口集中或相对集中的村庄,因地制宜采取相对集中式或者集中式处理模式,不搞“一刀切”。
截至2024年底,全市累计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3097个村庄,治理率达到57.47%。其中纳入城镇污水管网/厂的562个村庄,采用集中或相对集中处理模式的175个村庄,采用资源化利用模式的2360个村庄,但我市仍有2304个村庄未完成污水治理,实现雨污分流压力较大。
二、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
在污水治理过程中,仍然有不少难点、痛点,村庄人口流失严重,生活污水收集难;因农户分散,村镇分布范围广,管网铺设费用较高,县级政府难以承担,导致管网建设相对较为滞后等。
一是发挥规划引领。注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村庄规划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、农村人口变化、供水、改厕、水系整治、农房道路建设、文旅开发、垃圾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统筹和有效衔接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城乡污水处理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、统一运行、统一管理。
二是积极争取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和地方债券。2019年以来共申请中央资金项目25个,获得中央资金支持约4.5亿元。其中2024年4个项目总金额1.22亿元。经开区、大名县、广平县等正在利用地方债开展生活污水治理,总投资约18.5亿元。
三是强化设施建设和运维质量管理。保障污水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建设质量。要以采取集中式或相对集中式处理模式、资源化利用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村庄为重点,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要求,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工程设计、建设,严把材料质量关,采用地方政府主管、第三方监理、群众代表监督等方式,加强施工监管、档案管理和竣工验收。
三、下一步措施
2025年全市再完成346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,预计到2025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3.7%,全市将有3443个村庄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。
下一步我局将在推进污水分类治理基础上,结合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城管执法局,优先选择人口密集区、城镇周边铺设管网的村庄作为示范点,探索推进“雨污分流”改造。同时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宣传和政策解读,倡导节约用水,宣传鼓励农民群众形成良好的用水习惯,从源头减少农村生活污水乱倒乱排的现象。坚持“让老百姓满意”,让群众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中有更多的参与度、幸福感。
邯郸市生态环境局
2025年5月22日
领导签发:王利民
联系人及电话:吴颜 3111223
抄送: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,市政府办公室,各县(市、区)
政府,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、冀南新区管委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