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政协邯郸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620号提案的答复
是否同意公开:是
办理结果:A
邯环承〔2025〕24号
邯郸市生态环境局
对政协邯郸市第十三届委员会
第五次会议第620号提案的答复
张程静、苗世英委员:
你们提出的“关于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力度的建议”收悉,现答复如下:
一、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
2024年,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.467,全国排名倒24,为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低,排名达到历史最优。今年截至5月5日,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.114,全国倒104,同比晋升81个位次,全省倒7;同比下降20.75%,同比改善率全国正5、全省正1。PM2.5浓度42.0微克/立方米,全国倒95,同比晋升81个位次,全省倒6;同比下降32.58%,同比改善率全国正3、全省正1。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,2024年,全市1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首次全部达到优良,实现历史性突破。创新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、ESG评价、绿色账户管理应用、碳足迹核算、绿色金融等新机制新模式,成功争取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、全国环评分类管理试点等12项国家和省级试点示范。
二、持续强化综合治理
(一)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。深化“三大结构”优化调整,有序推进西部山区农村清洁取暖改造;以武安市新能源重型货车示范区、永年区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示范区建设为突破,大力推动移动源新能源化。严格管控扬尘面源污染,加强施工工地、线性工程等重点区域扬尘综合治理,持续开展道路扬尘污染防治,严防秸秆垃圾露天焚烧。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。持续开展噪声治理投诉典型案件调度,加快解决老百姓身边突出噪声问题。
(二)持续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。统筹“三水共治”,做好重点河流生态补水,推动河流生态保护和修复;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,持续推进主城区雨污管网混错接、河流及沿线垃圾排查治理,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持续改善。强化污水处理厂、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等污染源头管控,确保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。依法依规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“划、立、治”,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。
(三)持续深入推进净土保卫战。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,开展受污染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,持续深化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,优先监管地块基本完成土壤污染管控。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,严防违法违规开发利用。
(四)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治理。坚持资源化利用优先,提升治理效果。扎实推进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建设,因地制宜开发“农村坑塘+”资源化利用模式。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,开展畜禽养殖圈舍、粪污舍封闭改造。
(五)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。组织开展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进展评估,打造无废新场景。强化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处置,开展典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,推动工业固废纳入排污许可。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,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、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。开展危险废物经营“引领性”企业建设,推动危废填埋量占比稳中有降,提升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水平。
(六)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。持续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监管,加强疑似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线索核查整改。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,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,支持复兴区、武安市生物多样性体验研学基地建设。积极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。
邯郸市生态环境局
2025年5月19日
领导签发:潘正道
联系人及电话:魏泽琪 0310-3112506
抄送:市政府办公室,市政协提案委员会。